新闻动态

NEWS INFOMATION


2012天然气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来源: | 作者:航天能源 | 发布时间: 2012-07-25 | 108 次浏览 | 分享到: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对能源需求的持续增加,以及实现碳减排和建设低碳城市发展要求,天然气作为一种低碳、高效、安全的清洁能源,是改善能源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了进一步响应国家天然气利用政策,推动天然气产业发展,促进天然气产业链相关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由国联资源网、中国气体产业网、全国气体产业协作联盟、《中国气体产业》媒体事业部组织的“2012天然气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天然气净化、液化、压缩技术与加气站设备应用交流会”于7月21、22日,在“中国北京?链商活动节”期间盛大开幕。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研究院第一研究室副主任 温崇荣

  不应满足“打工仔”角色
  目前国内脱硫脱碳工艺技术水平与国际相比,在催化剂技术、工艺技术方面大体相当,然而在低温克劳斯专用大孔催化剂、硫磺回收与尾气处理数学模型及软件方面仍存在很大差距。
  除此之外,我国的净化技术基本相当天然气净化领域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大多国内企业购买工艺包和核心专利使用权,很多关键的设备仍需要引进,没有突破性的原创研究成果,没有重大影响力的学术文章,没有权威性的学术交流征集能力,缺乏完善的专业软件和一批有创造力的研发团队。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研究院第一研究室的温崇荣表示,近年来天然气的勘探有重大的进展,国家对天然气净化和排污排放标准也有新的界定。展望未来,2030年前中国天然气的需求量仍将处于快速发展期,而天然气净化技术有望迎来新的大跨越时期。
  因此,他指出,对我国天然气净化发展来讲,只掌握知识、会使用技术,还远远不够,更应该发挥自己的智慧,而不满足做一个“打工仔”的角色。要正确看待西方技术,不要盲目的引进;加强科学研究,支持科研成果转化,培育并储备未来的垄断技术;上下游各尽其职,加强技术交流,提高行业领域整体水平;随时关注诸如节能降耗低成本新技术、液相氧化技术、生物脱硫技术和S02吸附等前沿技术。

  管道仍将是天然气最主要的运输方式
  伴随着陕京管道系统、西气东输、忠武等输气管道的建成和广东LNG项目的投产,中国的城市燃气市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中石油北京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科技信息处主任费凡指出,为了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已确定了“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大量引进天然气”的基本方针,并且实施了发展锅炉煤改气、天然气汽车等一系列环保工程。作为最经济、最清洁的化石能源,天然气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来自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的戚爱华女士指出,我国天然气管道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起步阶段、发展阶段、放缓阶段和加速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结构的调整,我国天然气需求将快速增长,占一次能源的比例将大幅提高。管道作为天然气最主要也最为依赖的运输方式,具有运输量大,占地面积少,建设周期相对较短、费用低,运行安全可靠,连续性强等特点,所以管道运输在天然气输送中其中重要作用。
  当然在天然气管道的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戚爱华指出,天然气管道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应在国家统一规划下为各个需求主体提供便捷的运输服务,以便节约、集约建设和利用,避免重读建设和资源浪费。但是目前我国天然气管道在规划方面还没有完全统一,管道共用性还比较差。她还指出,由于天然气管道运输具有自然垄断的特点,因此政府的监管必不可杀。然而由于我国对天然气管道运输的监管体制及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因此还缺乏比较系统的统计体系及收集发布制度,导致管道运输统计数据不完善、统计种类粗糙、管道命名不规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