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INFOMATION


天然气分布式盼科学定价机制

来源: | 作者:航天能源 | 发布时间: 2013-09-18 | 93 次浏览 | 分享到:

   记者日前获悉,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分布式能源专委会、中国能源研究会分布式能源专业委员会将分别于近期组织闭门讨论会,探讨“分布式能源如何应对气价变化带来的影响”。显然,随着新的天然气价格开始实施,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产业未来如何发展成为业内人士的关注焦点。

 
  价格变化或推动行业整合
 
  “我认为这次调价的顺价机制和有可能产生的连锁反应尚需观察,对原本经济性处于临界状态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是个考验。”记者近日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
 
  北京恩耐特分布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冯江华直言,按照原来的天然气价格,实现《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国家四部委出台的《关于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指导意见》中所设定的目标是有可能的。但是气价提高后大部分项目需要寻找新的盈利平衡点。
 
  “涨价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但不足以‘致命’。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应借此机会好好反思,总结经验教训,考虑如何在现有政策条件下继续发展。”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分布式能源专业委会主任徐晓东说。
 
  据介绍,目前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一般采用进口发电机组,约占总投资的30%~50%。国产化机组较进口价格会低20%~40%,因此相当于降低项目总投资约6%~20%。“今后企业可以在提高设备国产化率方面努力提高项目的经济性。”北京燃气集团副总经理许彤对记者说。
 
  长远来看,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范筹,国家肯定也会想办法去疏导这次调价带来的发展问题,今后会在税收、补贴等方面给予一定的鼓励以引导产业的有序发展。
 
  记者了解到,目前除下游四川、安徽、湖南部分地区调价之外,各地市的发改委几乎都没有发文调整价格。各地燃气公司还没收到中石油方面有关天然气涨价的通知。
 
  “政府只是给了一个最高的上浮限价,至于涉及到每个具体的项目,到底涨多少,还是双方谈判的结果。”韩小庆说。
 
  以四川为例,四川最新公布的调价是将存量气和增量气加权综合作价,非居民用气最高综合门站价格为2.143元/方,供需双方可在该价格内协商确定具体价格。此前,四川的非居民用存量气价是1.93元/方,增量气价是2.79元/方。
 
  分析指出,这样看来,四川天然气价格调整后,价格更接近于原来的存量气。一定程度“保护”了下游用户的利益:存量气用户分担了一定用气成本但又增幅不大,同时也不至于因价格过高而阻碍了新增用户的发展。
 
  建议:定价机制须区别能效
 
  《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目前国内天然气价格水平偏低,没有完全反映市场供求变化和资源稀缺程度,不利于天然气合理使用,亟待理顺。
 
  某业内资深人士分析指出,就天然气而言,改革也就意味着涨价。近来北京等市管道天然气价上调,江苏、湖南部分城市先后试点阶梯气价。民用气量少、相对固定,带来的支出上涨较少。而工业用气的价格上涨,将引起地方供热和发电产业发展困难,从而遭到地方政府的抵制,在当前气价高、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更是如此。
 
  不仅如此,“目前的定价机制选择了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气(LPG)为替代能源品种。这个定价机制没有考虑到我国是一个以煤电为主的国家,以及天然气在促进节能减排和改善大气环境中的作用。”冯江华说。
 
  以我国天然气使用量最大的城市北京为例,2012年北京天然气用量已达到84.1亿立方米。北京天然气用户470万户,实际只占总天然气使用量的不到10%,取代燃煤供热用气量超过70%,用于发电和热电联产的气量约占20%。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在原“十二五”规划燃煤总量削减的基础上,北京计划将燃煤使用量减少到1500万吨,并将城区现有四座燃煤热电厂改、扩建成天然气热电厂。
 
  “下一步建议有关部门制定调价方案时考虑分布式天然气在能源替代方面真正发挥的作用,同时区别对待不同天然气利用方式在节能减排方面的贡献,有序引导天然气的合理利用和市场发展。这样既能解决由于高价进口天然气而造成的每年几百亿元的损失,又有利于上万亿元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投资的市场开发,减少造成每年上千亿元的环境和经济损失。”这位专家指出。
 
  冯江华建议,在充分考虑我国实际情况、整体环境和节能减排需求后重新考虑天然气定价原则,考虑推出能效气价,根据天然气使用在节能减排和改善大气环境中的作用制定新的定价机制。通过对天然气输配进行市场化改革和加强监管以实现对涨价的疏导;建议学习欧盟的经验,对天然气输配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逐步引入市场化的管理机制,以降低输配成本。“这将是疏导天然气涨价影响的重要举措之一。”他说。